信用宣传
-
【风险提示】能包治百病?老年人需提防四种骗局2022-06-24
“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保健产品,只要4个疗程就能包治百病,再也不用去医院。”“我们在一起这么久,你应该相信我,我最近生病需要用钱,你先借我点。”日常生活中,老年人遇到诈骗时总能听到这样的话术。
-
【风险提示】不良征信能“修复”“洗白”?可别花钱当“冤种”!2022-06-24
花钱就能“修复”不良征信?千万别信!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5个“征信记录关爱日”,在这个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征信知识普及的日子,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,起底“征信修复”内幕,并支招金融消费者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征信。
-
【风险提示】高考后 谨防八类诈骗“陷阱”2022-06-22
紧张的高考结束,各种借着高考为由头的诈骗手段也随之而来,从提前查分、花钱获得补录名额、填报志愿指导,到暑期兼职刷单赚钱……骗子们时刻变换手法实施诈骗。6月14日,甘肃省兰州市公安部门发布八类高考诈骗套路解析,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能够增强防骗意识,不要落入高考诈骗陷阱。
-
【风险提示】网购平台“客服”来电要当心2022-06-22
“618”将至,网络购物将迎来高峰,市民对冒充网购平台客服类诈骗务必提高警惕。近日,江苏省苏州市民郭女士就接到了这样的诈骗电话,前后被骗63.9万元,所幸民警及时发现,成功挽回了20万元损失。
-
【风险提示】当心落入“炒股”骗局2022-06-21
近日,江苏省高邮市公安局卸甲派出所接到市民徐女士报警,对方称遭遇了诈骗。徐女士称,5月23日她接到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推荐股票投资的,经不住对方软磨硬泡,徐女士最终加了对方的微信。
-
【风险提示】保健食品如何选购?消费陷阱又有哪些?这份指南请收好!2022-06-21
上至中老年人,下至婴幼孩童,保健食品市场近年来不断扩大,但是否真的是“智商税”呢?在疫情的冲击下,人们对大健康概念的认知逐步加深,保健食品消费群体不再是传统中老年人为主,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咨询、购买和食用。火爆的市场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产品,其五花八门的功能宣称令人迷眼,软化血管、...
-
【风险提示】花钱能有“预留名额” 家有考生要留意四个陷阱2022-06-20
通过“计划内预留名额”帮考生进入名校就读?您可得小心。北京一中院日前公布一起针对高考生的“预留名额”诈骗案,提示大家警惕报考“陷阱”。
-
【风险提示】“隔离险”成“网红”产品 不少投保者却表示:理赔难2022-06-20
“隔离不用愁,在家躺着数钱”“人在家中坐,钱从天上来”“隔离1天领200元,一杯奶茶钱保障一年”……近两年,受疫情反复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,不少保险公司顺势推出“隔离险”,用户一年保费花上几十元,就能获得几十万元的总保额。隔离险一经推出就备受热捧,成为“网红”产品。但不少投保者反馈...